一、繁殖方式
繁殖习性
珍珠龟的繁殖与一般乌龟基本相似,其体重250克以上即可交配产卵。2-6月份为产卵期,每年产卵1-3批,卵较大,长椭圆形,壳白色,厚且坚硬。卵长径29.6-47.0毫米,短径19.4-27.5毫米,重6.2-10.0克。龟卵的人工孵化,把卵放在沙盆或沙箱中,一层卵一层沙,最上面也盖沙,定期淋水保持沙湿润,把盆或箱放在室内,一般温度在28-33℃之间,63天左右幼龟就破壳而出。
珍珠龟雌雄个体差异较大,雄龟个体小于雌龟,雄龟通常在380-1000克之间,雌龟个体可达4500克左右。雄龟背甲超过10厘米已有性特征,雌龟尾细且短,肛孔距腹甲后缘近;雄龟尾粗且长,肛孔距腹甲后缘远。人工养殖状况下,3年左右成熟,随着年龄增大,产卵量逐年增多,受精率增高。
人工繁殖
亲龟的培育
珍珠龟是多次产卵的动物,亲龟首次产卵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亲龟所产卵质量的好坏,与产卵前的培育密切相关。只有加强亲龟在产卵前的培育,保证满足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亲龟才能顺利产卵。亲龟产卵前的培育,必须做到以下几项要求:①投喂营养全面、比例均衡的饲料。②改善水质,保持龟池的洁净。③保持环境的安静。
亲龟的受精交配
珍珠龟为体内受精。雌雄交配时的气温为20-30℃,交配时雄龟爬在雌龟背上,交接器插入雌龟体内。交配和产卵通常在水中进行。产卵期较长,一般2-6月都可见产卵,而产卵旺季在3-5月中旬,产卵时间多在黄昏后至黎明前。
产卵前管理和卵的收集
产卵前,雌龟要选择适宜产卵的壤土,因此雌龟要产卵时就爬进产卵场,找到适宜产卵地点后,用前肢抵住支撑身体,后肢掘穴。穴口一般为5-10厘米,穴口小内洞大,穴深约15厘米,掘好后雌龟便产卵于穴中。产卵前需检查产卵场内沙土是否合适,若产卵场沙土干燥,应每天或隔天傍晚洒水,确保产卵床湿度。每天清晨开始收集龟卵,将卵放于一盛有蛭石或者沙土的方形木箱内,上面盖潮湿毛巾或海绵。
人工孵化方法
孵化的介质用具有蛭石的红土。使用前先喷水并搅拌,使孵化土均匀的吸收一定水分,保持潮湿,含水率通常为7-10%。收集的卵放置在50厘米×100厘米的木箱中,箱底铺红土5厘米,将卵平放埋于中间,卵间距离2-10毫米左右,可放置2层。孵化箱放于保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8-34℃。每天早晚检查1次,孵化土颜色变淡则喷水。孵化6-7天后,将有白色受精斑的卵挑拣出来,放置于另一个孵化箱进行孵化。孵化后期,在孵化箱上加盖翻檐或沙网,避免龟爬出孵化箱。人工孵化条件下,温度28-34℃时,孵化期55-63天。
二、养殖技术
稚龟饲养
刚孵出的稚龟重4.1-6.9克,背甲长26-35毫米,宽22-27毫米。稚龟出壳后,不应立即取出,让龟在孵化箱内1-2天后,将腹部肚脐完全收缩的龟拿出,放于盆中饲养,水位0.5-1.0厘米。肚脐未完全收缩的则继续留在孵化箱中静养。龟开食后移入幼龟池,水深约50厘米,池内放养浮萍,投喂碎肉、鱼肉等动物性饵料,饵料放置在斜坡上。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
珍珠龟的饲养池,可用土池、水泥池、砖石池等,面积大小视龟数量而定。池周设陆地,并有一定的坡度,以便龟从水中爬上岸,陆地上设若干沙堆,供成龟产卵用。池水深60厘米左右,水中种些水生植物,供龟夏季避暑。池周设洞穴,供龟栖息。陆地四周筑矮墙,高度在50厘米左右,墙顶做成“丁”字形,防龟爬墙逃逸。
龟苗放养
龟放养于室外池塘。放养前池塘按照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进行,先后经过清池、晒池、消毒、放龟。龟放养在池塘岸边,让其自己爬入水中,避免出现龟溺水现象。
饲料
珍珠龟的饲料不管是动物性的还是植物性的均可,但要保证新鲜。夏季炎热,宜于下午4点以后投喂,气温不高时,可在早上投喂。投料不宜过多,防止残饵污染水质。养龟池水色呈浅绿色,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泥池水易变质,应及时换水。珍珠龟抗病力强,但高温易致龟昏迷而死。鼠、蚊、蚂蚁常危害龟卵和幼龟,应注意防范。同时,要防止农药和污水流入池中,以免龟中毒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巡池、检查吃食状况、增减水位、消毒等。巡池早晚较适宜,每天2-3次;若当天喂食,应查看龟剩余食物情况,结合近期投喂量,评估龟的健康。查看水位和水质,适时排放老水,添加新鲜水,每1-2个月排水2/3,然后再注满,水位保持1.5米左右。消毒药物使用生石灰粉,每月泼洒1次。巡池时注意观察水面和岸边的龟,对长时间不沉水、白天停留岸边、受惊扰后反应迟缓的龟,应及时捞出,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病害防治
龟病发生一般与环境、龟体本身和饲料、病原有关。保持良好的养龟环境,如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周围安静,龟的栖息地合理而科学等,能减少龟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