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裸胸鳝,Gymnothorax undulatus (Lacepède, 1803),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鯙亚目海鳝科裸胸鳝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红海、东非至法属波利尼西亚,北起日本,南迄大堡礁海域,栖息深度9-110米,体长可达150厘米。为底栖性鱼类,生活在砾石底质的潟湖、礁坡,夜间觅食,属肉食性,以鱼类、章鱼、甲壳类为食,具有侵略性和领地性,口具利齿,会造成创伤。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
1、形态特征
波纹裸胸鳝体长最长可达150厘米。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背鳍起点约在口裂和鳃孔间。脊椎骨数131-133。体色黑褐,头部黄色,身体满布白色波浪状的交错纹线;花纹延伸到背、臀尾鳍部分。
体长为体高12.0-18.4倍,为体宽17.2-28.7倍,为头长5.4-8.9倍。头长为吻长4.6-6.5倍,为眼径18.8倍(体长814毫米)或6.8-9.7(体长317-623毫米)倍。
体长鳗状,稍侧扁,尾部稍长头与躯干的合长,前者为后者1.1-2.0倍。头中等大。吻短钝,吻长为眼径4.1(体长814毫米)或1.5(体长317-623毫米)倍。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位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眼前缘上方,不呈管状。眼较小,椭圆形,侧位较高。眼间隔较窄,稍大于眼径,略平坦。口裂大,眼后部的口裂长于头长。头长为口裂长2.0-2.8倍。前上颌骨齿1行为较大犬齿,中间有可倒性齿3个。上颌齿1行,细小,向后倾斜,呈锯齿状排列,幼鱼前方内侧有可倒性齿2-3个。犁骨齿1行,细小。下颌齿1行,前部较大,后部较小,向后方倾斜。鳃孔小缝状。肛门位于体腹面中央稍前。
体完全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不明显。背鳍起点在鳃孔的前上方,其后端与尾鳍连续,尾鳍又与臀鳍连续。臀鳍起点紧位于肛门的后方。无胸鳍。
体上有许多黑褐色横斑,斑形不规则,斑间有淡黄褐色线纹相隔,形成不规则的网状纹,此网纹在体长317-623mm的标本中呈线状网纹,而在体长814mm的标本则呈波纹状。头上、背方及腹部斑纹细小。吻与颊部暗黑褐色。
2、栖息环境
生活在砾石底质的潟湖、礁坡,生活于珊瑚礁浅海中,常隐藏于珊瑚礁洞穴内,袭食各种鱼类及无脊椎动物,具有侵略性和领地性。
3、分布范围
波纹裸胸鳝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红海、东非至法属波里尼西亚,北起日本,南迄大堡礁海域。
中国产于西沙群岛,台湾海域以及福建沿海等。
4、生活习性
波纹裸胸鳝栖息深度9-110米,体长可达150厘米。因是底栖性鱼类,为暖水性底层鱼类,生活在砾石底质的潟湖、礁坡,夜间觅食,属肉食性,以鱼类、章鱼、甲壳类为食,具有侵略性和领地性,口具利齿,对闯入其领域范围会做出攻击,造成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