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学名:Scapharca subcrenata)是蚶科、毛蚶属贝类。贝壳中等大小,壳长40-50毫米。壳质坚厚,双壳膨凸,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壳顶突出并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壳面放射肋突出且较密,有30-34条放射肋,肋上有方形小结节,状似瓦垄,在左壳尤为明显,腹侧有明显的生长纹。外壳覆盖着一层深褐色绒毛,壳面和壳内均为白色。。前闭壳肌痕小,近马蹄形;后闭壳肌痕大,近方形。
毛蚶主要栖息于浅海(20米以下)的软泥底或含砂的泥质海底,栖息水域一般是稍有淡水流入的内湾和较平静的浅海,多分布在水深5-7米的海域,水深14米以上的海域分布稀少。毛蚶主要以圆筛藻、舟形藻等一些硅藻类浮游植物、桡足类附肢、双壳类卵、浮游幼体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适宜生存盐度为21.0-28.8,存活水温为0-32 ℃。毛蚶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沿岸,在中国以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海区资源尤为丰富,辽宁锦州、河北唐山、天津北塘、浙江象山港和山东羊角沟等均是毛蚶的重要产地。
1、形态特征
毛蚶贝壳中等大小,壳长40-50毫米。壳质坚厚,双壳膨凸,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壳顶突出并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壳面放射肋突出且较密,有30-34条放射肋,肋上有方形小结节,状似瓦垄,在左壳尤为明显,腹侧有明显的生长纹。外壳覆盖着一层深褐色绒毛,壳面和壳内均为白色。前闭壳肌痕小,近马蹄形;后闭壳肌痕大,近方形。铰合部呈直线形,齿密而小,约50枚。
2、栖息环境
毛蚶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埋栖型贝类,其适应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能抵御栖息环境的变化。常生长在潮下带、潮间带、近岸及河口地区水深20米以内的泥质或者沙泥质底质中。有适量淡水流入的内湾是最适宜的栖息水域,盐度在21.0‰~28.8‰,水温为18~28℃。潮下带毛蚶的栖息状态为三分之一左右的壳体卧于泥中,两壳略开;而潮间带分布的毛蚶具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及抗干露的能力,其整个躯体卧于泥中,表面形成略长形的出入水口。
毛蚶稚贝的栖息方式不同于成蚶,其需要经历一个时期的附着生活。稚贝通常以活体为附着物,有时也附着在一些固定悬浮的物体上。
3、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毛蚶活动强度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受水温的影响。毛蚶在初春活动较少,觅食强度弱,胃含物少,大部分是半胃。6月份以后活动频繁,尤其是繁殖前期,由于需要大量摄食,此时毛蚶的活动强度最大。
觅食行为
毛蚶为滤食性贝类,主要以圆筛藻、舟形藻等一些硅藻类浮游植物,桡足类附肢、双壳类卵和浮游幼体等有机碎屑为食。毛蚶的滤食能力较强,一只毛蚶每小时的滤水量可达5升左右。
毛蚶活动能力弱,不具备对饵料的追逐能力,只能凭借水流经鳃滤食,对饵料生物种类的选择性较差。毛蚶的鳃上着生有前纤毛、前侧纤毛和侧纤毛,食物颗粒的摄取是通过鳃与3种纤毛的组合运动来进行的,它可以保留粒径在特定大小范围内的颗粒,被选定的颗粒随后被运送到唇瓣,不被选择的颗粒由粘液包裹并以假粪的形式排出。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其摄食活动越强,新陈代谢越旺盛。毛蚶个体大小的差异并不引起食料组成的改变,主要食物组成成分比较稳定,其摄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中饵料生物的变化。
潜沙行为
开始潜沙前,毛蚶自然撒落在底质表面并开始准备伸出斧足,此阶段平均用时15~25分钟,其间毛蚶基本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
在潜沙阶段平均用时10~20分钟。毛蚶首先将贝壳缓缓张开,再伸出斧足,然后停留在底质表面,这种行为是毛蚶开始潜沙的标志。之后,毛蚶开始竖壳,利用斧足与底质表面产生的摩擦作用将壳竖起,腹缘朝下,壳顶向上。壳竖起后,毛蚶出现集群行为,原来零散分布的毛蚶聚集后再开始下潜。下潜时,毛蚶以开闭壳的方式通过前后摆动逐渐潜入底质中。潜入底质后,毛蚶以壳的后缘在底质表面形成水孔,竖立埋栖在底质中,此时潜沙行为结束。
移动行为
毛蚶为底栖贝类,移动性小,几乎终生生活于固定区域内。与成蚶不同,稚贝具有较强的移动能力,其在泥层表面移动爬行时,可爬行20厘米以上;其在水泥池池壁爬行时,可爬行100厘米以上。此外,稚贝还具有一定的自行移动的调节能力。在光线直射条件下,附着在阳面的稚贝逐渐向背面移动。
4、分布范围
毛蚶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沿岸,在中国以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海区资源尤为丰富,辽宁锦州、河北唐山、天津北塘、浙江象山港和山东羊角沟等均是毛蚶的重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