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鱼(ān kāng),俗称蚧巴鱼、蛤蟆鱼、海蛤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500~5000米的海底深处。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
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1、简述
鮟鱇是深海鱼类,外形非常奇特。身体呈短圆锥形,头巨大而扁平,嘴扁而阔,其边缘长有一排尖端向内的利齿,双眼长在头背上,体柔软,没有鳞。
鮟鱇鱼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种类多样:大者可达1~1.5米。我国有3种,一种是黄鮟鱇,一种是黑鮟鱇,另一种是隐棘拟鮟鱇。黄鮟鱇下颌齿多2行,口内白色,臂鳍条8~11根;黑鮟鱇下颌齿多3行,口内有黑白圆形斑纹,臂鳍条6~7根;隐棘拟鮟鱇第一背鳍鳍棘3,肩棘发达,仅分布于南海600米以上深海区。黄鮟鱇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2、外形特征
头体宽阔、平扁。额嵴有低而圆形的瘤突或呈横形嵴。顶骨棘大;具上、下方骨棘;内、外蝶耳骨棘发达;上耳骨棘发达;关节骨具1指向前外侧的棘;下鲲盖骨具1棘;间鳃盖骨具1棘;肩棘发达,上具2~3小棘。鳃孔在胸鳍基的下方和后方。第一背鳍6鳍棘,前3鳍棘发达,后3鳍棘较短小。第二背鳍鳍条9~12,臀鳍鳍条8~10。胸鳍宽大,鳍条19~28。眼小。成熟雄鱼的嗅囊较雌鱼发达。脊椎骨26~31。
体平扁,柔软。头大,宽阔而平扁。躯干部较短。口宽大,前位。下颌突出,两颌、犁骨及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锐牙,且可向内倒伏。鳃孔较大,体裸露无鳞。头的周缘具发达的皮质触手状突起。第一背鳍鳍棘部分离,第一鳍棘位于吻上,末端有1个皮穗状吻触手,第二背鳍与臀鳍均位于尾部。胸鳍发达,有1个长的肌肉柄。腹鳍喉位。由于体形十分丑陋,在山东有丑鱼之称。又由于它发声似老人咳嗽,所以在河北沿海有老头鱼之称。
鮟鱇鱼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6根是黄鮟鱇,5根是黑鮟鱇)。体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
3、生活习性
生物学上把这个小灯笼称为拟饵。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钓竿一样,末端膨大形成“诱饵”。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有利武器。但有的时候也会给它惹来麻烦。闪烁的灯笼不仅可以引来小鱼,还可能吸引来敌人。当遇到一些凶猛的鱼类时,鮟鱇鱼就不敢和它们正面作战了,它会迅速的把自己的小灯笼塞回嘴里去,胸鳍很发达,可以像脚一样在海底移动,顿时海洋中一片黑暗,鮟鱇鱼趁着黑暗转身就逃。本身冲着鮟鱇鱼来的大鱼,在黑暗中也无所适从,只得悻悻离去。
鮟鱇鱼为中型底栖鱼类。鮟鱇潜伏海底时,摆动第一背鳍棘的皮穗状吻触手,引诱其他小鱼和海洋生物.当这些生物游近时常被捕食。它巨大的口及能向内倒伏的牙齿使捕获的大型生物无法逃脱。一般体长在20~30厘米,最大的鮟鱇可达120厘米,黑鮟鱇可达50厘米。
鮟鱇看上去很笨重,平时也不爱活动,不擅游泳及追逐食物。然而它却是优秀的捕鱼能手。原来它的第一背鳍棘变成了一根长长的“钓竿”,在这根“钓竿”的顶端又有一个肉质的穗,正好充当鱼饵。鮟鱇经常把身体埋在深海的泥沙中,“钓竿”却一直在水中晃动,引诱周围游动着的小鱼。当贪吃的小鱼刚要吃“钓竿”上的“小鱼”时,狡猾的鮟鱇便把大嘴一张,那些小鱼就随着水流一起被吞进鮟鱇肚里。它的大嘴和可膨胀的胃,能够吞入与它同样大的鱼。
鮟鱇通常生活在500~1000米的深海海底,产卵时它们会移动到浅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