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大全网,专业的宠物知识网站!

宠物网→

宠物大全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动物百科 > 盾波蝇特征及生活习性

盾波蝇特征及生活习性

2023-06-28 19:33动物百科
关键字: 动物百科 盾波蝇
盾波蝇 ,外文:Tumbu fly,中文翻译称作盾波蝇。盾波蝇的中文学名为人瘤蝇。是非洲偏僻地区的一种昆虫,可以寄生在人的体内,是造成网上所流传的莲蓬乳的元凶。 1、盾波蝇简介 盾波蝇(

盾波蝇 ,外文:Tumbu fly,中文翻译称作盾波蝇。盾波蝇的中文学名为人瘤蝇。是非洲偏僻地区的一种昆虫,可以寄生在人的体内,是造成网上所流传的莲蓬乳的元凶。

盾波蝇特征及生活习性

1、盾波蝇简介

盾波蝇(人瘤蝇)是双翅目丽蝇科(Calliphoridae)瘤蝇属(Cordylobia)的一种蝇,这种蝇的幼虫能钻进人的皮肤,造成嗜人瘤蝇蛆病。

2、形态特征

寄生蝇类成蝇的虫体分为头、胸、腹 3部。胸部除有3对肢以外,还有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附肢变为外生殖器。幼虫俗称蛆,躯干成桶状,且有许多节段,后气门无附着物,且后气门的三裂隙呈直线形。无头、无翅,亦无肢。整个虫体一般有12~13节,但仍分为头、胸、腹3部,第1节为假头,其后3节为胸节,最后8~9节为腹节。各体节背、腹面往往生有许多小刺,其大小、数目和排列位置有鉴别意义。

3、生活习性

人瘤蝇的传播始于其雌蝇通过尿液和粪便产卵污染干燥的土壤或衣物,随后1~3天内蝇卵便孵化成一期幼虫,此期的幼虫对人体体温非常敏感,所以常通过污染的贴身衣物迅速粘附皮肤并在数分钟内钻入人体表皮下,继而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但不移行;再经8—10天后发育成熟为三期幼虫,随后钻出宿主皮肤,硬化进入蛹期;最后约3周后羽化成成虫。

4、地理分布

荷兰、德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丹麦、英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和日本以及中国都有报道。

5、临床表现

寄生部位

皮肤嗜人瘤蝇蛆病的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异,一般表现为幼虫所侵入部位的红、肿、热、痛、瘙痒等临床表现,并可在取出虫体后,因残留虫体、代谢产物等引起红斑,瘙痒等一系列过敏反应。本病例初为左侧腰背部鲜红色“疖”样肿块,伴有疼痛。在取出虫体3天后,该处皮损处出现明显瘙痒并可见暗红色类圆形轻度水肿红斑,中央附淡褐色痂,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皮损病理图片特征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故可认为此症状与残留虫体或嗜人瘤蝇幼虫代谢产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以往有报道还可发生于面部、臀部以及四肢,表现为疖肿样皮损,婴儿感染口唇部可表现为脓皮病样皮损,也有感染包皮龟头部而表现为急性包皮龟头炎,少数女性患者乳房受感染后,则形成酷似乳腺癌样改变。

皮损类型

1、匐行疹,当蝇蛆穿过皮肤,在皮下组织移行时,皮肤上出现红色的水肿性隆起,幼虫即隐藏在水疱前端的正常皮肤内。

2、疖肿型,初发时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结节或肿块,伴有疼痛和压痛,蝇蛆就生存地结节内,当幼虫快要钻出皮肤时,肿块逐渐增大,局部水肿加剧,皮面毛孔扩张,有锥刺样的疼痛及虫体蠕动感,几小时后肿块或结节表面出现黄豆大水疱,疱壁薄而紧张,若刺破疱壁可以从黄红色粘液中挤出幼虫,随后肿块缩小,炎症也随之消退,中心留下一个穿凿性小孔而愈。若蝇蛆寄生的部位很深,结节需数月才能破溃,这种情况少见。若结节不破溃,蝇蛆可在皮下潜行数厘米后又重新出现新的结节或肿块,在肿块表面出现小丘疹,形成假性脓肿,此型称变异性皮肤蝇蛆病。疖肿型皮肤蝇蛆病多发生于皮肤松弛部位,多见于眼睑,口唇,腹,前臂深处,数目1~2个或多达10余个。

6、预防措施

预防蝇蛆病主要是讲究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定期做好灭蝇工作,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大医院的皮肤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有条件的可以对衣物进行定期检查与消毒!以防万一。

7、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取出蛆虫,防治继发感染为主。可用油、凡士林和石蜡等外搽皮损及其周边皮肤,使幼虫窒息死亡,再用力挤出幼虫。也可在幼虫死亡后,用2%利多卡因在局麻下切开皮肤取出虫体。还可用蛇毒拔取器拔出虫体。对于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因残留虫体、代谢产物等引起的一系列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则需行抗过敏治疗。

宠物大全网交流群

690450711

欢迎各位加入交流!

宠物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宠物大全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宠物大全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宠物大全网 © 2024- www.chongwudq.com版权所有,专业的宠物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