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鹫,是鹰形目蛇鹫科蛇鹫属一种。蛇鹫头钩喙似鹰,长腿似鹤,头顶羽冠;羽冠低垂,眼睛周围橙红色的赤裸皮肤;上身披洁白羽毛,翅膀后部和尾部则覆盖着黑色羽毛;尾羽中间的两根白色羽毛极长,达60多厘米,坚硬向后竖;腿像鹤腿修长挺拔,上半部长着黑色的短绒毛;小腿和脚表面长有很厚的角质鳞片。蛇鹫别称:秘书鸟。
1、形态特征
蛇鹫体形高大,雌鸟和雄鸟长得十分相似,平时体高1.2米,直立时体高近1.5米,体长1.25-1.5米,翼展1.2-1.35米,体重2.3-4.27千克。外貌奇特,头钩喙似鹰,长腿似鹤,头顶羽冠,有20根黑色冠羽。羽冠在平时如发辫般低垂,而被激怒或者紧张时会高高竖起。颈背上有十几根扁平锥形的黑色羽毛,长10-20厘米,垂在翅膀上,随着风或步态的摆动不断摇晃。喙短粗带钩,眼睛周围橙红色的赤裸皮肤类似美洲的长腿冠鹰。上身披洁白至浅灰色羽毛,翅膀后部和尾部飞羽则覆盖有黑色羽毛,有白色羽纹。尾羽中间的两根白色饰羽长达60多厘米,坚硬地向后方竖起,仿佛一把戳向身后的长矛。
蛇鹫的腿像鹤腿一样修长挺拔,上半部长着黑色的短绒毛,看起来好像穿着一条马裤。小腿和脚表面长有很厚的角质鳞片,使其行走于灌木丛或捕蛇时脚部不会受到伤害。
蛇鹫的腿在所有猛禽中最长,以至在进食或者饮水的时候,它必须弯曲双腿蹲在地上才行。长长的双腿看上去虽然纤细伶仃,却威力巨大。
2、栖息环境
蛇鹫通常栖息于热带开阔的大草原和稀树草原,也生活于半沙漠地区或者林地中长满草的开放空地。通常它们不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沙漠以及密林覆盖之地。即使在草原,蛇鹫通常也是选择草的高度低于一米的地区。它们也生活在农业地区,尤其是种植谷物的农田。生长海拔高度范围从海平面到3000米。
冬季在在天然灌木林或欧石南丛生的荒野(Fynbos生物群系)中记录的个体中,有高达50%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发现的。
3、生活习性
活动
蛇鹫通常独来独往,但也经常有成对或者五只个体组成的家庭一起活动。大的蛇鹫可以聚合起附近的资源,但它们的群体并不在一起很久。蛇鹫在太阳升起后开始活动,因为草地已经没有了朝露。它们在外面各处行走觅食,直到傍晚回巢。蛇鹫宁愿步行而不是飞行,平均一天走20-30千米,只有当它们遇到威胁时才会起飞飞行,一般喜欢飞行在高处。
捕食
蛇鹫捕蛇不像其他很多猛禽那样以蛮力取胜,而是智取。蛇鹫在发现蛇之后,并不像其他猛禽那样马上俯冲下去开始战斗,而是运用自己灵活的步法与蛇周旋:蛇鹫站在地上,居高临下,将蛇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它凭借自己对蛇行动的敏锐判断,不紧不慢地在蛇的附近徘徊、跳跃、寻衅,像一个步法灵活的武侠高手用“凌波微步”迷惑对手。蛇鹫的双翅虽然不能像蛇雕那样作“霹雳掌”使用,但剧烈的不断开合的拍打却起着不可或缺的平衡作用。此外,蛇鹫还占据了很大的身体优势:它的长腿使蛇很难缠住自己的身体,而脚表面上很厚的角质鳞片如同一层厚厚的“铠甲”,即使是毒蛇的利齿也无法穿透。避开蛇的正面攻击,跳到其背后进行攻击,也是蛇鹫的拿手好戏。最后,等蛇精疲力竭的时候,它才下手最后一击:用利爪抓住蛇的要害,使其毙命。有时,蛇太大,不能一举使之毙命,蛇鹫便叼起蛇飞向天空,在高空中松开嘴,让蛇摔到坚硬的地面,然后把死蛇扯成一截一截的再慢慢享用。
食物主要为大型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包括野兔、猫鼬、老鼠、松鼠、蛇、蜥蜴类、两栖类、淡水蟹类和鸟类以及它们的卵。
鸣叫
蛇鹫通常是一只沉默的鸟。它发出一种短而嘶哑的低强度声音。但在求偶、激动或愤怒时,才会从喉咙里发出一种类似乌鸦的“呱、呱、呱”的怪声。